学院2020年第一期(总第31期)道德讲堂陈璐发言稿

发布信息:

来源: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3日

  大家好,我是酒店管理系陈璐,下面由我来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

  十七年前,非典来袭,钟南山院士作为总指挥,奋战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十七年后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83岁的钟南山建议公众“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同时,他却义无反顾的赶往防疫最前线。这样一位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执著奋斗的老人,在重大疫情面前,挺起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民族脊梁”。钟南山院士出身医学世家,其父钟世藩和其子钟惟德,都是著名的医生。父亲曾对他说:“一个人,要在世界上留下点东西,那他在世界上就不算白活了。”他深深的铭刻在心,同时告诫他的孩子们:你们要记住钟家的优良传统,第一个就是要永远有执着的追求,第二个办事要严谨实在。这两个优良传统,从做事、做人的角度让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的成功与其良好的家风密不可分,他继承了父辈良好的家风,并传承下去,三代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力量。

  今年夏天抗洪抢险任务的最前线有江西萍乡的余家三代人,明明是一家人,却互相隐瞒偷偷抗洪,最后还是新闻让这善意的隐瞒曝了光。年近70的爷爷说,我孙子是消防员,我儿子是志愿者,我不能扯后腿,虽然我老了,但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这是善良的传承,更是勇敢的接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力的践行。

  在我身边也有这样出身普通家庭,三代党员、世代执教的教师代表。我院王安琪老师,家里三代党员,外公在1945年3月自愿加入新四军第五师,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对年轻一代有着深刻影响着。王安琪老师从教以来,从事过多个新岗位,在每个新岗位上都能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在执教茶艺专业后,考取中级裁判员证,并取得高级茶艺师证,同时带领学生参加茶艺专业的各项比赛,斩获大大小小的奖项。她说,我就是一个普通教师,我所做的就是要把工作做到极致、授人以渔。

  我院朱露老师,从父辈开始,家族就有多人投身教育事业,秉承着“踏实、严谨、敬业,教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件事”的家风,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战线,她用心记录学生在校的点点滴滴、认真带好每一届学生,她是学生眼中的“最美老师”、“最可爱的露姐”,她用责任与信念,演绎着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正因为我们身边有了像王安琪老师、朱露老师这样秉承良好家风,立足三尺讲台辛勤付出、用热爱和赤诚默默把一份平凡工作做到不平凡的老师们,才有了我们学院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学院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弘扬党的家风建设传统,将家风建设融入到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让学生拥有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教养、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好的家风代代相传,让初心使命永葆青春。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