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来源: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29日
解惑之感悟
大家好,我是来自商务管理系的老师胡珂芸,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解惑”这部影片中关于叶连平老师的事迹并谈一谈我的感想。
叶连平是安徽省的一名乡村教师,他曾获全国道德模范奖,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并于2020年7月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为乡村教育奉献了40多年,退休后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倾尽心力和财力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努力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他“痴迷”三尺讲台,淡泊名利,不忘初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默默付出。叶连平老人说“我希望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朴实而又豪迈的话语,令所有人为之动容,更让人敬佩。他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教师,我时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老师称得上是好老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并逐步优秀的教师,我该从哪方面着手呢?叶连平老人的故事更使我明白教书育人四个字的分量。
我认为,解惑,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多少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就如同我们的蒋书记经常强调的:要让我们的学生先成人,再成才。尤其是面对我们这个层面的学生,育人是我们更加重要的任务,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头脑,融入课堂,融入生活。每时每刻都是我们教育的讲台。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服饰仪表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教师要教书育人,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师德培育。所以我们要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去教育,影响学生,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让学生能够充满正能量,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从“解惑”这部纪录片中的师德楷模身上,我还发现这些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虽然担任新生班主任不足一月,但是在与学生短暂的相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带着责任和使命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更要具备一颗仁爱之心,去关心和关注他们。尤其是针对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需要在遵循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建立互信关系,增加亲和力,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我们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学习这些优秀楷模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各位老师,光荣和使命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家付出的是努力、收获的是成长,流下的是汗水,珍藏的是成绩。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永无止境的教学路上,用实际行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