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来源:
更新日期:2021年10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信息技术学院吴婧,今天由我为大家主持本期的道德讲堂。聆听道德故事,感受道德洗礼,弘扬中华美德,品悟道德力量,欢迎来到三峡旅游职院2021年第3期道德讲堂,今天我们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创清廉校园,树清风正气”。本期道德讲堂将围绕唱歌曲、诵经典、学模范、谈感悟、领导寄语五个环节展开。
下面让我们开始第一个环节:唱歌曲。请起立,有请信息技术学院王相和老师带领同学们领唱,大家一起合唱《公民道德歌》…谢谢大家,大家请坐。
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诵经典,
《官场做人》
民心不可欺,法纪不可违。
善恶天地知,良心不可昧。
报国当作为,民苦须记心。
当为孺子牛,官场做正人。
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学模范。
1.孔繁森,中共党员,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孙。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孔繁森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让我们来看视频短片。
2.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革命年代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求索、艰苦奋斗,他的英雄事迹犹如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为子孙后辈树立起了坚实的榜样。今年《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邀请到了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李亚中,听他们讲述李大钊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的优良家风。
作为革命英烈的后代,李大钊之孙李宏塔在回忆起祖父时,谈到李大钊在牺牲时只给家里留下了一块大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接受《开学第一课》的访谈时,李大钊之孙李亚中说到了祖父写的这副对联,“这个‘文章’是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篇大的‘文章’。”
李大钊朴素清廉的生活作风、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了自己的孙辈李宏塔和李亚中。李宏塔是今年“七一勋章”的获得者,曾在安徽省民政厅工作的他,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在一套55平方米的旧房里住了16年,在他看来,生活的优渥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为群众办实事。在民政系统工作期间,李宏塔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进村入户做调研工作,把低保户、孤寡老人、孤残儿童视为自己的亲人。
“我们最大的权力,就是要为人民服务。”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优良家风,在孙辈的世代传承中更加鲜活有力。从李大钊为革命献身的英勇事迹,到李宏塔严于律己、服务民众的奉献精神,百年风雨征程,不变的是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和使命。
看过了短片,听过了故事,相信大家此刻一定有许多感想,下面让我们进入到本期道德讲堂第四个环节:谈感悟
有请信息技术学院唐明敏老师谈感悟。
有请信息技术学院屈园园老师谈感悟。
下面有请郑涛涛副校长进行点评
感谢郑校长的精彩寄语,也希望我们大家在楷模们的引领下,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创清廉校园、树新风正气贡献自己的力量!
祝愿全体教职工都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希望到场的每一位都能将我们的祝福传递给身边的亲人,愿大家多行善举,都做好人,愿每个家庭都能平安幸福,家庭和睦。
衷心感谢大家参与今天的道德讲堂,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