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来源:
更新日期:2022年09月19日
深山红烛丁海燕,扎根山区34载。她恪守清贫,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大山深处,点亮孩子们不一样的明天。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郝跃院士:愿做扎根西部教书育人的“螺丝钉”,把立德树人作为毕生追求。
这两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都在积极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事迹感人。“四有好老师”首要标准是要求我们要有理想信念。教书育人楷模们的事迹鞭策着从事大学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紧扣时代步伐,心怀国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全部力量。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通过资源配置、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手段激活人才培养“一池秋水”。
其次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是个人品质层面的师德标准。没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郝院士坚持“育人先育己,育才先育心”的教育理念,以身作则,正己化人。勉励青年学子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同时要求我们有扎实学识,我们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而要终身学习。当今是知识爆炸性增长期,瞬间性更新期。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是终身学习理念的笃行者。只有终身学习,才可保持潭水的充盈和不竭。
最后做一名“四有好老师”需要有仁爱之心。就如在学生们眼中,丁海燕是老师,更像妈妈。教师首先面对的是学生,怎么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以什么样的原则去处理与学生的关系,这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有爱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郝跃院士和丁海燕老师的事迹同时也鞭策着我们始终坚持按照“四有”好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担当好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