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更新日期:2020年05月28日
2020年5月28日 三峡晚报电子报
全国人大代表杨德芹建议:
推动职业教育转向“类型教育”加强监管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高职院校面临教好、管好、就业好三大挑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金莎9001zz以诚为本科研与督导处处长杨德芹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更深的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在杨德芹看来,这一举措,意义重大。为此,她提出了一份扩招背景下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建议。
推动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
杨德芹建议,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研判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形势,结合现有办学资源情况,逐年合理确定扩招人数。科学安排不同类型及不同批次招生的时间和节奏。
同时,结合产业链调整,扩大有接受高职教育意愿的产业职工的招生比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放宽扩招户籍限制,为就近报考入学创造便利。加大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的财政补贴,对职业技能突出者免除全部或部分学费。
此外,各地教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弹性学制的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实际扩招人数给予教学及生活设施基建专项补助。相关部门要根据院校按扩招后生师比,加大“双师型”教师引进和培养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职业院校提供培训服务。
教育、人社等部门遴选一批职业院校开展“职业高等学校”试点建设,整合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从设置标准、招生考试、教育教学、毕业就业、评估标准等方面入手,推动整个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方向转变。
开发智慧教育大脑,满足教学需求
一场疫情,让线上教学、网课成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日常,教育信息化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杨德芹认为,近年来,教育信息化概念提出多、建设速度快、更新换代快,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与教育事业发展不匹配、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投入压力大、一线教师技术应用提升有恐慌、在线教育资源不够用等问题。
她建议,在教育部层面实质性设置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由教育部牵头,联合阿里、腾讯等国内信息化大企业,共同开发智慧教育大脑,支持教育管理决策。鼓励教育信息化企业基于智慧教育大脑开发满足学校个性化需求的应用功能,并遴选优秀应用进行奖励推广。重点培育遴选一批学科教学应用和学校管理信息化专家,在教育信息化专家跨界融合中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不断深化。按照不同区域、不同层次教师教学应用中的信息化资源需求,构建动态遴选优质教育资源的机制。
打击网络犯罪,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监管
近年来,网络贷款、网络赌博、网络诈骗、侵犯信息等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公民权益。如何治理这些网络乱象?杨德芹建议,应从监管、打击、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做好工作。
杨德芹认为,监管是网络治理的重要保障。全社会应建立一整套实名制管理机制。不仅是银行、电信等部门要实名制,互联网企业也要加强实名制建设,凡是在互联网企业的相关网站、APP申请虚拟身份,必须实名制登记,与实际使用人身份对应。进一步加强对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安、电信、银行、快递、互联网企业等行业的监管,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建立严格的管理、审批制度。
公安机关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建立更有效的全国联动机制,完善跨区域,跨警种用警情报共享等机制;互联网企业、电信、银行等重要单位,也要深入参与,建立更为完善的信息协作共享机制,为打击滋网犯罪提供可靠、有力的信息保障;完善涉及网络犯罪的相关法律,强化法律条款的支撑。
(三峡晚报全媒首席记者高伊洛 通讯员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