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大思政”育人共同体 精心培育忠诚担当接班人——三峡旅游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大思政”育人共同体工作案例

发布信息:

来源:

更新日期:2024年07月05日

  为了讲好用好“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金莎9001zz以诚为本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从课堂实践教学育人、校园文化实践育人、社会实践育人三个维度构建“大思政”育人共同体。把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落到实处。

  一、依托课堂教学主阵地,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共同体

  1.互通共建,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良性互动机制

  实行“班导制”,提升辅导员思政育人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把思政教师党员分配到各二级学院,系统培训,跟班指导,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一对一辅导。建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入机制。组建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教学共建团队,让思政课教师兼任专业课教研室课程思政指导员,形成常态化结对机制。

  2.课堂解锁,创新教师主导与学生自我教育共融模式

  “课前分享”展示学生风采。思政课课前10分钟分享环节,现已成为思政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国家功勋人物事迹融入思政教学,让学生感悟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和奋斗的力量。

  3.“四度”思政,形成党建工作与思政育人互促共进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四度”支部工作法,即:思政站位有高度,思政学习有深度,思政育人有温度,思政宣传有亮度。该工作法入选宜昌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

  二、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构筑思政育人和文化育人共同体

  1.校训文化纳入思政育人的起点教育

  校园中、教室里、日常活动时,随时随处渗透“砺志、明德、笃学、躬行”八字校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道德和学术的双重滋养。

  2.高颜值校园涵养昂扬向上的精神气度。校园流水桥下过,繁花次第开,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充分体现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至高境界和专业文化的大气磅礴。

  3.多彩的文化活动提振思政育人活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积极举办或承办各类实践活动,搭建思政育人平台。“三点沙龙”已成为品牌活动,通过关注热点、探讨焦点、解读茫点,搭建师生思想沟通的桥梁。

  三、依托社会大舞台,构建学校育人和社会育人共同体

  1.高端论坛,提升品牌育人效应

  开办“三峡文旅大讲堂”。邀请社会各行业名人、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非遗文化进校园已成为教学常态,本土屈原文化和昭君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基本内容。

  2.借力社会,激活社会实践大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积极建设大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拓展思政育人渠道,形成“大学+”思政育人体系。在秭归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兴山县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等地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将本土传统文化精神谱系融入思政教学实践。

  近几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多措并举,激活社会大课堂,构建“大思政”育人共同体,致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想政治建设体系,共同提升新时代思政育人实效。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