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更新日期:2020年03月09日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很多人出现心理应激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在经历疫情等重大事件时,人们的心理状态会经历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介绍,这种心理应激大概会经历警觉期、消极防御期、现实适应期和恢复成长期4个阶段。
一、警觉期
这一阶段表现为高度警惕、不愿相信事实、对疫情相关信息高度关注。也是强烈的情绪反应阶段,一般发生在灾难出现后不久或当时。如刚刚听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每天在增加、武汉封城、自己是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等消息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感到震惊、恐慌、无措、不安、愤怒这些情绪反应,这一阶段,往往很快就会过去。
二、消极防御期
消极防御期则是为了恢复心理上的平衡,个体会本能地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表现为消极回避、否认事实;感到无能为力、无助、悲伤。如在疫情面前,自己会否认、退缩和回避,不相信自己会得病,也不相信自己是病人;或者漠视危险的存在,或者控制悲伤的表达;或对当前的状况感到无能为力,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现实适应期
危机事件一段时间以后,人们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并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当前的问题,逐渐调整自己的状态,焦虑情绪逐渐减轻,自信心增加,恢复受到损害的社会功能,这就到了现实适应期。这一阶段,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比如,随着党中央和政府、学校一系列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出台,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治愈率稳步提高,媒体更加趋向客观、透明,人们的恐慌心理会逐渐降低。尽管依然心怀担忧,每天强迫性跟踪疫情信息,期盼“拐点”带来疫情形势的好转,但可以慢慢安静下来,开始正常生活作息。
四、恢复成长期
在这个阶段,表现为走出消极状态、积极面对疫情、采取成熟的应对措施。多数人经历了危机后变得更为理性,走出了受疫情困扰的心理应激反应后,在心理和行为上变得更加成熟,更有经验,并开始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得积极的应付技巧。人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产生压力的危机本身,并努力设法处理它。比如,我是否做到自觉隔离、减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思考我能为疫情做什么?思考如何避免受到过度“共情伤害”?鱼缸钓鱼、广场舞、居家旅游这些“苦中作乐”实实在在地能够让人在恐慌、焦虑、孤独、无聊之感受到些许轻松、欢乐,能给予我们一些力量。我们还可以好好思考疫情之下,如何做好“停课不停学”?是否做好各项线上学习的准备工作,调整好状态积极、有效地参加各类学习?还可以思考更多,例如为建设我们这个更加美好的家园,将来我能做出哪些贡献?
我们要尽快越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进入现实适应期和恢复成长期。当然,有些人可能很难轻松地走到第三、四阶段。“曾经和我生活在同一座城的那些人,他们仍然被恐慌所笼罩,甚至有人逝于斯,医护工作者、政府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一线“战疫”人员,他们仍然在为那座城竭尽全力,他们做出了巨大牺牲。我实在没有办法让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自己安心而舒适地去生活。”这种现象称之为“幸存者内疚”。如果你刚好也因为这些感受而长期处于悲伤之中,请提醒自己:疫情之下,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唯有充分挖掘自己身边的资源,好好活着,尽力保证生活有序正常进行,即是将疫情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影响力降到最低,这就是当下我们所作的贡献!!!
心理中心:夏梦连(13872284300,QQ1198267490);
黄丽(13972049399,QQ15587518)
湖北省心理援助热线:4007-027-520
金莎9001zz以诚为本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2020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