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更新日期:2023年12月19日
12月19日下午,学校第一届红色故事宣讲员大赛总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梅继开出席并致辞,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昌林,党委副书记熊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长勇,党委委员、副校长张蕾出席。各二级学院师生代表500余人现场观看比赛。大赛由学校党委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主办。
大赛主题为“讲红色故事 与时代同行”,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重温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同时,推动构建学校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助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锻造一批红色学生宣讲员。大赛自10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在校众多学生积极参与,经过初赛、复赛等环节,最终13名选手脱颖而出、齐聚总决赛舞台。
梅继开致辞时,对此次活动的筹备与组织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大赛站位高、形式新、效果好,生动再现了一个个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的红色故事,培育选拔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知识丰富、宣讲能力优秀的红色宣讲员,充分展现三旅学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气质。梅继开向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毅前行,做党的事业的坚定拥护者和忠诚践行者;二要传承红色基因,竭诚为民服务,把红色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去;三要加强自我修炼,勇于担当作为,成为学有所长、业有所精的社会栋梁之才。
比赛现场,选手们围绕主题精心采撷红色故事素材,用铿锵的语言、生动的图文、详实的事例,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重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故事。《习近平的故事——追思焦裕禄》表达了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歌颂了习近平总书记爱民为民的责任担当;《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聚焦抗战年代的英雄母亲形象,激励后代赓续红色血脉、保家卫国;《习近平的故事之“看真贫”到“真脱贫”》追溯了习近平总书记走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深入扶贫工作一线的足迹;《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之惟愿此生长报国》再现王继才夫妇三十二年驻守孤岛的奉献岁月;“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与母亲的故事》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孝敬父母、重视亲情的领袖家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草原上的额吉》生动诠释了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习近平与长江的故事》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母亲河长久的牵挂、至深的情怀,以生态保护指引高质量发展的执政理念;《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之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倡导同学们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博览群书,在典籍中汲取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谷文昌一生的奋斗与坚守的故事》描摹出一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人民公仆形象;《习近平的故事之拜年》以小见大,透过习近平总书记对“年”的关注看到他对人民深厚的爱;《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赞颂了习近平总书记从小村庄到党中央,始终心怀家国、躬身为民的人民情怀。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在《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之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中,藏族学生新花草深情讲述了援藏干部孔繁森的动人事迹。她表示,将做一颗忠心向党、守望相助的“石榴籽”,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推动民族交流融合。选手杨筱恒带领大家走进《习近平在梁家河的故事》,通过讲述“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如何“自找苦吃”的故事,激励全体同学做敢吃苦、能吃苦、会吃苦的新时代青年,在奋斗中磨炼自己、书写精彩的人生答卷……13位选手用声音传递温暖,用故事传递红色精神与时代价值,令现场师生深受触动、备受鼓舞,并报以热烈掌声,共同呈现了一堂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大思政课。
12名专业老师评委与30名大众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主题内容、舞台表现等方面综合评分。经过激烈角逐,大赛评选出3名金牌宣讲员、4名银牌宣讲员、6名铜牌宣讲员。
聆听红色故事,领悟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三旅学子将在红色故事的感召下,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在与时代同向同行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撰稿:韩梦仙 刘俞君|图片:融媒体中心影视设计部|审核:刘艳 刘琪|终审:熊杰)